孕前補營養更重要
編者的話:今年又是一個生育小高峰。很多人知道保證孕期營養才能生出健康的寶寶,卻因此忽略了孕前營養的攝入。其實它更重要。3月28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產科主任蔡雁在哈爾濱愛心媽媽孕婦學校講堂授課,指導孕前更該補充營養。
英國曾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現,孕婦的營養狀態不僅僅是孕期營養的攝入,還依賴于懷孕前的營養狀況。孕婦孕前的營養貯備差,會導致孩子更易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代謝異常、中心性肥胖和血脂異常等一系列疾病。因此,胎兒規劃應該孕前就開始準備。
在胎盤發育過程中,如果母親的孕前營養儲備不充足,就不能產生正常的胎盤。不論以后孕婦吃的多么好,胎兒都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產下的嬰兒很可能體重輕,容易得病。擁有一個比較差的人生起點,孩子成年后可能都會有營養缺陷。如果是女孩,她長大后生育也會受到影響。那么,孕前該如何補營養呢?
蛋白質。計劃懷孕的夫婦應增加蛋白質的攝人量。平時每天每公斤體重1—1.5克,就要加到1.5—2.0克,故應多進食肉、魚、蛋、奶、豆制品等。
鈣。懷孕時,鈣的需要量為平時2倍。若孕前未攝入足量的鈣,孕后易使胎兒發生佝僂病、缺鈣抽搐。孕婦因失鈣過多,可能患骨質軟化癥,抽搐。多進食魚類、牛奶、綠色蔬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鐵。胎兒生長發育迅速,每天約吸收5毫克鐵,且孕婦較非孕時增加了1500毫升血容量,如果缺鐵,易致孕婦中晚期貧血。鐵在體內可貯存4個月,故孕前3個月即開始補鐵很有好處。含鐵多的食物有牛奶、豬肉、雞蛋、大豆、海藻等,還可用鐵鍋做飯炒菜。
維生素。缺乏維生素,孩子易骨骼發育不全、抵抗力弱、貧血、水腫、皮膚病、神經炎,還可流產、早產和死胎,或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難產。孕前就應有意識地多進食肉類、牛奶、蛋、肝、蔬菜、水果等。
葉酸。葉酸不足可引起巨細胞性貧血,胎兒畸形發生率增加。孕前半年在醫生指導下直接補充葉酸或多進食肝、綠葉蔬菜、谷物、花菜類、豆類等,特別是已生出過畸形兒的婦女更要提前補充。
鋅。鋅缺乏會使女性不來月經,男性無精與少精,影響孩子生長發育,使得身材矮小。孕前補鋅要多吃魚類、小米、大白菜、羊肉、雞肉、牡蠣等。
體質營養狀況一般的婦女,孕前3個月至半年,就要開始注意飲食調理;身體瘦弱、營養狀況較差的,最好在懷孕前1年左右注意。身體肥胖、營養狀態較好的人,不需要更多地增加營養,但要少進食含脂肪及糖類較高的食物。此外,男性育前的營養也尤為重要。男性很少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或在孕育前數周過度飲酒,都會損傷精子的遺傳物質,導致后代先天性缺陷。懷孕前半年應補充一些有利于精子生長發育的營養食物,如鋅、蛋白質、維生素A和銅、鈣等礦物質。
總的來說,受孕前3個月,夫妻雙方都應盡量吃好吃飽,保證營養合理、平衡。營養狀況好的具體指標是:夫妻雙方體重均有一定增加,但不能過胖。
專家小傳
蔡雁,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產科主任、黑龍江省青聯委員、中國優生協會生殖與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黑龍江省圍產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計劃生育委員會委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