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徒的自利性偏差,到底是憑實力還是憑運氣?

小時候考試的時候,如果我們自己考的好,一般就認為是自己聰明又努力;相反如果沒考好,可能就會覺得題目太偏太難,自己運氣不好。同樣的從其他同學的角度來看,一般也是這樣,別人考的好,那是別人運氣好;別人沒考好,那是別人不夠聰明不夠勤奮。
 其實賭徒也是這樣的,你在贏的時候就會把這種行為歸因為自己找對了方法了,知道了訣竅了,而當你虧的時候,就會歸因于自己運氣不好,自己心態不好,沒把握好自己。相反的如果看見別人贏就會覺得他是運氣好,虧了就覺得他是個傻帽,那種東西不是那樣的玩法!

這種現象叫做自利偏差也稱為自我服務歸因偏差。當人們面對一些積極的、正面的結果時,通常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內部的品質特點,如能力、態度、動機等,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外部的因素,如運氣、環境等;當面對一些不好的、失敗的結果時,把自己的行為歸于外部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于內部的品質特點。這種行為恰恰迎合了賭徒的心理,因為這樣他就會不繼續下去,每次虧就會覺得是外部因素,贏了就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以后會因為這種情況越來越癡迷,最后越陷越深最后無法自拔,而最終的結果就是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場。


關于自利歸因偏差產生的原因:
一.是這種偏向源于個體維護自尊的需要,接納好的結果有利于滿足人們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是關于這種偏向的認知解釋。首先,人們期望成功,接受成功的榮耀能夠滿足其期望;其次,人們相信個體的努力與成功的結果高度相關,同時也認為自己在為成功而努力奮斗,因此出現自我拔高的傾向;最后,當人們估計自己對一個情境有控制能力時,更傾向于參考過去自己成功的例子,所以會高估自己在成功時的控制能力。
賭徒中有很多人迫切渴望認同,結果就會造成那種虧完也不走,就算是借也要留下的行為,還有一些人也會認為這是一條捷徑,卻不知道這條路上有多少累累尸骨,最終成為賭場的一份養料。
當我們知道這些東西的時候,就可以針對這些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的人生還留多少時光,還要再繼續沉淪么,家人孩子該怎么辦,自己的未來該怎么辦,這條路,只要現在知道回頭就不晚,不要到了最后,落得一無所有,一無是處,最后草草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那該是多么的悲哀。
本文轉自馬雪山老師個人微博;馬雪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国产69囗曝吞精在线视频|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2021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1.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form id="vj0yj"></form></output></var>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output></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