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八類高危人群
胰腺癌八類高危人群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副院長周丁華曾于關于胰腺癌的采訪中談起,以下八類人群患胰腺癌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
1. 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2. 沒有疲勞、受傷,但出現腰背部疼痛,或者沒有什么原因消化突然不好,大便不成形,或者沒有胃口,甚至出現黃疸,這類人要警惕,這些都是胰腺癌癥狀。
3. 有胰腺癌家族史者,遺傳因素在胰腺癌發病中占5%~10%。
4. 年齡大于40歲,有上腹部非特異性癥狀(不能直接判斷出是什么病的癥狀)的病人。
5. 吸煙、大量飲酒以及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人群。
6. 因良性病變進行過胃大部切除手術者,特別是術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發病率升高1.5~5倍。
7. 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認為慢性胰腺炎在一部分病人中是一個重要的癌前病變,特別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鈣化性胰腺炎。
8. 突發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齡在60歲以上,缺乏家族史,無肥胖,很快形成胰島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時伴有糖尿病。
如何有效預防胰腺癌?
盡管目前胰腺癌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有關調查研究發現,胰腺癌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要想有效預防胰腺癌,則生活中應當盡量避免這些因素。
1.吸煙。吸煙者的胰腺癌發生率為非吸煙者的2~2.5倍,發病年齡也提前10~15歲。
2.高蛋白飲食。日本自1950年后胰腺癌的發病率增高了4倍,與動物蛋白和脂肪攝入量增加有關。
3.酗酒。酒精可使胰腺組織纖維化,導致慢性胰腺炎,從而誘發胰腺癌。
4.攝入果蔬較少。水果和新鮮蔬菜中含有保護人體免患胰腺癌的蛋白酶抑制因子,這些因子可阻止氧基的合成,防止蛋白質被降解成快速分裂癌細胞所需的氨基酸,或抑制聚ADP———核糖核酸的合成,因而減少對DNA的損傷。
5.某些疾病。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發病率約為正常人群的2~4倍。有鈣化灶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其胰腺癌的發病率較一般人高出百倍。胃大部切除術后20年的患者,發生胰腺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5~7倍。
6.職業環境。在制造萘胺和苯胺的化工廠中工作的工人,其胰腺癌發病率較一般人高5倍。另據調查,在油化工廠和珠寶制作廠工作的人胰腺癌的發病率也較高。
胰腺癌雖然治愈率較低,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地預防胰腺癌。隨著新治療手段特別是高能量超聲波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胰腺癌晚期的治療中,胰腺癌晚期病人的生存期也已有明顯提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