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峰出席中醫藥健康素養論壇并發布“恬夢計劃”
為動員社會各界提升健康素養,促進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的宣貫,6月6日,2024全民康素養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常繼樂,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宋莉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發布了《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倡議書》。來自衛生健康界、教育界、科技界、體育界、大眾傳媒、NGO組織的嘉賓和代表出席了會議。大會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營養學會、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略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
第二屆國醫大師、中國中醫藥科學院學部執行委員孫光榮教授,《中國中醫藥報》社總編輯、中國醫學氣功學會副會長王淑軍、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中醫養生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劉銅華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唐遠清教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教育圖書編輯部張立軍主任、??成都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副書記顏濤副教授等做了大會主題報告。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滇t院國醫堂睡眠專家梁峰副主任醫師)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滇t院國醫堂睡眠專家梁峰副主任醫師匯報了由他首創并提出的“恬夢計劃”,該計劃以中醫藥結合營養和生活方式干預的三維療法為核心,總結了失眠的現狀、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他表示,“恬夢計劃”旨在幫助失眠患者早日康復,實現睡眠自由,為他們帶來新的希望。
中國有超三億人存在睡眠障礙,40-45%都是年輕人,主要分為:第一種入睡很困難,身體累但是大腦依然興奮不能入睡;第二種:就是睡不長;不管你幾點入睡,中間醒來就不能再次入睡;第三就是睡不實,就是容易驚醒。
我們為什么要睡覺呢?
中醫學一個核心的治病養生理念是天人相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當白天陽氣上升的時候我們就會動,夜間陽氣潛伏的時候,我們就要靜下來。千百年來,我們的身體也形成了這樣一套生物鐘,來維護生命的正常平衡,我們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當中度過的,睡眠也是人類自有的,最好的一種自我修復機制。
人體睡著了,大腦的細胞間隙會擴大60%,開放了許多空間,這個時候負責運送垃圾的腦脊液在大腦當中的流速會比白天快兩倍,就可以把大腦深部的一些代謝廢物,給清除干凈。

(圓桌對話,左三為梁峰先生)
梁主任指出:睡覺的過程并不是我們想象的由淺入深,一直持續到天明,而是深一陣淺層一陣的不斷交替。最珍貴深度睡眠一般發生在晚上11點到凌晨三點,這個時候身體各種保護機制是高效啟動的狀態,是修復身體的黃金睡眠時間。深度睡眠足夠的標志就是早上醒來之后,全身輕松,很開心,很解乏的感覺。
我們體內都有一本睡眠賬,每一次沒睡好的覺,身體都會記下來,比如晚上應該睡八個小時,而您只睡了五個小時,那就欠下了三小時的睡眠債,就得從五臟來借,從我們的氣血津液來借。我們中醫講五臟,又叫五藏,藏的就是精華,藏的就是免疫力。
全球睡眠報告顯示,我們中國人每天上床睡覺的時間是6小時32分,和六年前的8小時50分鐘相比,我們平均睡眠時長減少了35%。
一項針對全球43萬名用戶健康數據長達六年多的跟蹤調查發現:晚睡者的早死風險比早睡者要高出10%,晚睡者患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比早睡者要高出8倍。
英國的每日郵報曾經報道:每天減少兩個小時的睡眠的人:細紋和皺紋的數量上漲45%,斑點上漲13%,皮膚細菌數上漲16%,變紅變棕區域擴大到8%和11%之多。

(大會合照,首排右2為梁峰先生)
梁主任提出中醫藥結合營養療法和生活方式干預是當前解決睡眠障礙的最佳診療方案。中醫藥具有個性化治療、整體調理臟腑功能和副作用小的優勢。營養療法和生活方式的結合,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因為飲食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帶來失眠隱患,相對于藥物治療,營養食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更加生活化,體驗較好,尤其是對青少年失眠及其腫瘤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效果也更加徹底。
最好,梁主任提出:“睡眠力就是免疫力”的理念與大家共勉,值此全民健康素養月之際,呼吁全社會加強對睡眠健康的關注,關愛關心睡眠障礙患者,與健康有約,??向長壽出發 ,享幸福人生!
內容綜合山西疾控、新華網、新華社客戶端、中國科學協會、中國中醫藥網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