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進補最好遵醫囑

  懷孕后,出于自身健康和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準媽媽們應當及時攝取葉酸、鈣、鐵、維生素等特殊的營養素,可是,這些特殊的營養素何時補、怎么補,可是大有講究的,營養素的補充不能少,但也并非越多越好,因為過量補同樣會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健康。

  ■葉酸:每天0.4mg足矣

  王女士計劃今年7月份懷上寶寶,到醫院做過相關的優生檢查后,開始按照醫生的建議每天服用0.4mg的葉酸制劑,可是一位朋友卻告訴她說,不用吃藥準字號的,到藥店買保健品葉酸就行了,省得吃藥多了對胎兒不好。她老公也說,雖然葉酸片一瓶才幾塊錢,保健品葉酸一盒近百元,但如今都是只要一個孩子,也不差這點錢,還是吃好的吧,畢竟保健品副作用也小一點嘛!

  鄭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王雅莉說,葉酸屬于B族維生素,是細胞生長和組織修復所必備的物質,從優生學的角度來講,一般建議孕婦在懷孕前三個月和懷孕后的頭三個月每天補充每片0.4mg孕婦專用葉酸制劑,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但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出售的治療貧血的葉酸每片含量5mg,一些保健品葉酸每粒含量1mg,這對于孕婦來說,并不適宜服用,長期大劑量服用葉酸反而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對胎兒也有不良影響。

  ■鐵:輕度貧血不妨食補為主

  懷孕后,女性的血容量會根據生理需要的增加而增加,但紅血球增加的速度則較慢,因此孕婦多有不同程度的貧血。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楊傳英指出,孕期缺血很容易影響胎兒發育,導致流產、早產、新生兒體重不足、妊高癥等疾病,重度貧血的話還會引起貧血性心臟病,因此孕期女性應注意適當補鐵。

  一般來說,動物血、肝臟、瘦肉、魚、禽、蛋黃中含有豐富的鐵,人體比較容易吸收,日常飲食中不妨多吃些。新鮮的西紅柿、芹菜、油菜、柑橘、楊梅、杏中都富含鐵和維生素C,維生素C有利于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日常飲食中可適量添加。但需要注意的是,蔬菜、水果最好隨買隨吃,以免維生素C流失。

  孕期輕度貧血不妨以食補為主,如果貧血癥狀較重的話,則可在醫生指導下注射鐵劑藥物來糾正貧血。貧血的孕婦應當先查找貧血原因后對癥治療,不能一發現貧血就盲目補鐵。補鐵也不宜過量,以免導致抑郁、肺功能衰竭等疾病。

  ■鈣質:孕4個月時開始適量補充

  最近一段時間,懷孕6個多月的琳琳晚上腿老是抽筋,幾乎每天晚上都從睡夢中疼醒,下床走動、按摩腿部,折騰近一個小時才能再次入睡,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是缺鈣引起的。

  王雅莉指出,孕期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而這些鈣都是從母體獲得的,孕婦缺鈣往往會表現為小腿抽筋、牙齒松動、關節和骨盆疼痛等癥狀,胎兒也易患先天性佝僂病和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對新生兒健康不利。

  因此孕婦從懷孕4個月左右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量(每天1g左右)補充鈣劑,以減少妊高癥和低鈣抽搐的發病率。補鈣時,最好經常到醫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根據缺鈣的多少適量做出調整,同時還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質吸收。牛奶、蝦皮、紫菜、豆制品中都含有豐富的鈣,日常飲食中不妨多食用。

  ■維生素:飲食均衡不必刻意補

  每天服用維生素可以說是很多女性的習慣,一些孕婦也在孕期服用多種維生素??墒?,懷孕期間是否需要刻意補充呢?

  專家指出,過量服用維生素對胎兒有不利影響,維生素A過量可引起倦睡、煩躁、頭痛及嘔吐;維生素D過量可引起厭食、惡心和嘔吐,繼而出現尿頻、煩渴、乏力、神經過敏和瘙癢。同時,這兩種維生素都是脂溶性的,很難排泄,長期過量服用造成慢性中毒,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以造成體液及尿液酸化,進而造成缺鐵性貧血。同時大量產生的草酸可以和尿中的鈣結合成難溶的草酸鈣,形成腎結石和尿道結石。

  王雅莉指出,孕婦如果能夠保證正常均衡飲食,基本不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癥,不需要刻意補充。如果出現維生素缺乏的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每天服用一粒21金維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国产69囗曝吞精在线视频|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2021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1.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form id="vj0yj"></form></output></var>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output></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