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恩愛,死得快”人類為啥要秀恩愛?
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秀恩愛”是常被提起的話題,泛指那些在網絡平臺上展示戀愛狀態的行為。有研究發現,29% 處于戀愛中的臉書用戶會用“情侶頭像”;70% 的用戶展示了自己的感情狀態,如“戀愛中”或“已婚”;有 15% 的參與者在最近的更新中提到了自己的戀人。
秀恩愛行為是內心訴求的一種外顯表達,通過秀恩愛獲得一定的社交提升或社交補償。處于感情的不同階段,秀恩愛的心理也有區別。在戀情或婚姻的初始甜蜜期,秀恩愛是單純展示幸福的行為;處于婚戀的平靜期(也叫尷尬期),秀恩愛則是期待通過他人的羨慕、祝福來進一步確定自己擁有幸福,尋找當初的幸福時光;處于婚戀的危機階段,秀恩愛方式則成為宣誓對戀人或配偶主權的方式,用以警示情敵,這種方式往往是最后的掙扎,效果甚微或者起到反作用,有一句網絡語言“秀恩愛,死得快”,一般指這個階段。
秀恩愛的方式有多種,有人喜歡在公共場合秀恩愛,有人喜歡在日常語言交流中秀,現代人更習慣于通過社交媒體,如微信、微博等在網上秀恩愛。有些人喜歡一直秀,習慣了秀,與是否恩愛無關;有些人則是一直都不秀,但也不代表不恩愛。
秀恩愛行為和性別、性格、年齡、職業、區域、種族、文化程度等社會因素息息相關:1.性別。一般來說,女性秀恩愛行為多于男性,恩愛展示程度也較高。原因是從進化角度來說,女性多從事撫養幼子、采集果實等活動,這些活動交流、分享機會多。女性的情緒變化也多于男性,更喜歡表達情感。2.性格。外向者多喜歡在公共場合或社交平臺秀恩愛,內斂者則一般認為只要自己的生活過得充足就好,沒必要給別人看,不會輕易向別人展露生活狀況。3.年齡。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老一輩父母公開秀恩愛的行為較少,一般把恩愛傾注于每日的茶飯之中。而年輕人,尤其是00后、90后,受現代社會氛圍的影響,“有了愛,就會勇敢喊出來”。4.職業。從事文化、娛樂、藝術服務等行業的人員更容易把恩愛秀出來。而相對嚴肅的職業比如醫生、工程等行業的人,會在生活中給予溫暖的照顧,而忽略秀恩愛。5.區域。發達地區的人們更愿意表達情緒,而相對閉塞的地方,思想較為保守,表達恩愛的方式也會更為傳統和隱晦。6.從文化程度來說,文化水平較高的人秀恩愛行為的頻率高于文化水平較低的,因為他們精神生活需求相對較高,也更注重情感生活帶給自己的幸福感覺。
秀恩愛本身無可厚非,但我們更希望秀恩愛不僅僅是作秀,而是要真心恩愛。秀恩愛之前應盡量征得伴侶的認可,并且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表達方式上要讓伴侶和其他受眾感到易接受,不反感; 2.表達頻次要適可而止,不泛濫; 3.秀恩愛終極目標不應是秀,而是要認識到感情不易,要珍惜對方。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