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結核病藥物
耐藥結核病藥物:利奈唑胺、環絲氨酸、氯法齊明的知識點
氯法齊明(clofazimine)
又名氯苯吩嗪
氯法齊明對麻風桿菌、結核桿菌和其他多種分枝桿菌有強大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的MC為01v38g/ml,對鳥分枝桿菌的MC為0.5v208g/ml,其殺菌速度與氨苯砜相仿,30v60天可殺滅96%v99%的麻風桿菌。為治療瘤型麻風病的首選藥物,包括對氨苯砜耐藥的菌株。本品為吩嗪類染料,可抑制DNA依賴RNA聚合酶,阻止RNA的合成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抑制或殺滅分枝桿菌的生長。本品在大劑量時才顯示有抗炎作用,可能與穩定溶酶體膜有關??梢种坡轱L的結節紅斑反應,但作用僅在用藥后2v4周緩慢出現。(+v:city-boya)
注意事項:
1慎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胃及土二指腸潰瘍者慎用。母乳中可含有藥物,妊娠及哺乳婦女慎用。
2為減少藥物反應宜與牛奶同時服用。初始治療時為減少或防止耐藥性的產生,可與一種或幾種抗麻風藥物聯合應用。用藥期間出現持續性的惡心,吐,腹痛癥狀者應及時減量、延長給藥間隔時間或停藥。
用法用量:口服
1用于耐氨苯砜的各型麻風病患者,每次50v100mg,每天1次.與一種或幾種抗麻風藥合用
2用于伴有紅斑結節麻風反應的各型麻風病,對有神經損害或皮膚潰瘍兇兆者每天10mgv300mg,有助于減少或撤除潑尼松每天40v50m9),待反應控制后,逐漸減量至每天
100mg,為使組織內達到足夠的藥物濃度,用藥2個月后才逐漸減少潑尼松的用量;對無神經損害或皮膚潰瘍兇兆者按耐氨苯砜治療。
3.用于氨苯砜敏感的各型麻風病,可與其他2種抗麻風藥聯合治療,如可能3藥合用,至少3年以上,直至皮膚涂片檢查轉陰,成人最大劑量為每天300mg,兒童劑量尚未確定
4用于耐藥的結核和非結核性分枝桿菌病,每次10mg,每天3次,與抗結核藥聯合應用。
5治療多菌性麻風:氯法齊明每月1次,300mg,監督服,并每天50mg,自服,與利福平、DDS組成聯合化療方案、療程至少2個月,或至皮膚涂片查菌轉陰為上。
6治療麻風反應:應從較大劑量開始,每天200v4009,當反應控制后逐漸減量,對嚴重病例,在開始階段應配合糖皮質激素治療。
7.治療其他皮膚病:每天100v400mg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漸減量。
利奈唑胺( linezolid)
用于治療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1、耐萬古霉素的屎腸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發的菌血癥;(+v:city-boya)
2、院內獲得性肺炎(hap),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珠)或肺炎鏈球菌(包括多藥耐藥的菌株[mdrsp])。如果已證實或懷疑存在革蘭氏陰性致病菌感染,臨床上需要聯合應用抗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
3、復雜性皮膚或皮膚軟組織感染(ssti),包括未并發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珠)、化膿鏈球菌或無孔鏈球菌引起。尚無利奈唑胺用于治療褥瘡的研究。
只有當微生物實驗檢查顯示敏感性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時才應該使用利奈唑胺治療復雜性皮膚或皮膚軟組織感染。如果已證實或懷疑同時存在革蘭氏陰性致病菌感染,在沒有其他有效治療措施時才使用利奈唑胺,還必須聯合應用抗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
4、非復雜性皮膚或皮膚軟組織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僅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珠)所致;
5、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及伴發的菌血癥,由肺炎鏈球菌(包括對多藥耐藥的菌株[mdrsp]),或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僅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珠)所致。(+v:city-boya)
環絲氨酸(Cycloserine)
本品是二線抗結核藥物,能抑制結核桿菌生長,但作用相對一線藥較弱,對結核病的療效也較低,單用可產生耐藥性,但耐藥性比其他抗結核藥發生緩慢,與其它抗結核藥之間無交叉耐藥性。其抗菌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粘肽的合成,從而使細胞壁缺損。細菌細胞壁主要結構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GNAc)和與五肽相連的N-乙酰胞壁酸(MNAc)重復交替聯結而成。胞漿內粘肽前體的形成可被環絲氨酸所阻礙,環絲氨酸通過抑制D-丙氨酸的消旋酶和合成酶可阻礙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形成??诜蛰^快,3-4小時血液濃度達到廣泛分布到身體組織和體液之中,腦髓液中的藥物濃度與血液中近似。大部分以原型從尿液中排出,約35%被代謝。最低抑菌濃度為25mg/L。(+v:city-boya)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