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要根據產婦體質調理

  媽咪坐月子期間,使用中藥方及藥膳調理身體已成常態,但一味大補特補,不符合現代人的健康原則!本篇特別為您分析不同體質的差異,及階段進補、特殊護理的用藥時機及方式、民眾常見用藥疑問等等,文未還有美味藥膳食譜,希望所有媽咪都能順利坐月子、健康一輩子!

  正確坐月子,健康新契機!

  懷孕、生產的過程,是母體經歷的一場重大變革,自古以來中醫便認為:媽咪產后若能好好調養,對于身心狀態恢復、哺乳,甚至是調理體質都有極大幫助!所以對于坐月子自有一套詳細規劃,而其中又以中藥調理的部分最為重要。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周彥均表示,一般健康產婦經過適當調養,身體都能逐漸恢復,倒不一定要用藥。不過媽咪若因生產時出血過多、用力傷氣,而致血不足;或因惡露未盡、瘀血內阻、氣機不利,而致氣血不通;或有外來之邪、飲食、房勞所傷,引起各種產后病癥,則須適當的中藥調理。

  坐月子所用藥方并非一成不變,為求正確施治,中醫師會根據產婦體質、身體個別狀況作調整,媽咪如能先作了解,亦可避免進補時發生問題。

  初步劃分為熱性、中性、寒性體質

  體質判斷為中醫一大特色,大家較熟悉的有熱性、中性、寒性之說,嚴格來看,寒熱還可細分到五臟六腑,而且寒熱夾雜的體質也相當常見,唯有經中醫師仔細辨別其虛實寒熱,方能準確治療及進補。

  熱性體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藥醫療部醫師廖麗蘭表示,熱性體質都常見癥狀包括:臉色或唇色較紅、手心較熱、喜喝冷飲、常感口干舌燥,容易心浮氣躁、失眠,有些人會便秘、小便較黃等。

  寒性體質

  相較于熱性體質,寒性體質表現癥狀為:臉色比較蒼白、唇色較淡、怕冷且伴隨四肢冰冷、頻尿,甚至腰酸背痛等;腸胃功能不佳者,攝取冰品或寒性蔬果時,容易脹氣、腹瀉;婦女則常有經痛問題。

  寒熱夾難

  即寒熱癥同時出現在不同臟腑,如原發性痛經者雖多偏寒癥,不過若容易狂冒痘痘、嘴破上火、常感口干舌燥,則屬上熱下寒體質。

  “辯證施治”照顧媽咪健康

  因懷孕生產的關系,媽媽體質也會出現階段性變化。周彥均表示,懷孕初期媽咪們維持原本體質,到了末期為供給胎兒營養,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血液循環的量也會增加,體質上屬于多氣多血,即熱性體質。而剛生產完那段時間,因懷孕而增加的體循環量仍大,臨床表現還是以熱性體質居多,另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腰酸和水腫。

  生產對母體是項極大的耗損,體內的熱在產后一周左右(即惡露比較干凈后)逐漸退去,便會再回到“虛”的狀態,媽咪若在偏熱體質還沒退去的時期就一味大補氣血,容易加重原有不適癥狀,這也是為什么許多產婦進補后出現問題的時間,多在產后一周或前半月的緣故。

    ●采訪/洪憶文 咨詢/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  周彥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藥醫療部醫師  廖麗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国产69囗曝吞精在线视频|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2021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1.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form id="vj0yj"></form></output></var>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output></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