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的子宮”5-6周才能慢慢恢復
坐月子不僅可預防疾病的發生,還兼具治療痼疾的功效。一般人的觀念是認為坐月子只有1 個月,但其實這不見得是一體適用!畢竟每個人的體質好壞差很多,懷孕過程也不盡相同,那么坐月子的時間到底多久才恰當?是時間愈久愈好嗎?以上問題從醫學的角度來判斷,一般婦女經過十月懷胎及生產時的劇痛與出血、體力耗損,原則上子宮與身體其他器官均需要時間來恢復正常功能,平均下來是5 ~ 6 周。身體在經過“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后,每個產婦都應把握此段調理的良好契機,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系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
讓子宮充分復舊
妊娠期間,因體內荷爾蒙分泌的緣故,子宮會隨胎兒的成長而持續變大。等到分娩后,胎盤被排出子宮外,子宮便會收縮變小,子宮底(子宮最上方)的高度也會隨著慢慢改變。
大致來說,子宮仍需要5~6 周的時間,才能完全收縮恢復到懷孕前的大小與重量,子宮收縮直至復原到正常大小的過程即稱為“復舊”。子宮底高度,通常在分娩后子宮會收縮到臍下4~5 厘米,但24小時過后又會發展到臍上,再逐漸縮??;子宮肌肉也由妊娠時柔軟的狀態慢慢變得堅硬。以后子宮每天下降約一指寬,大約兩周后,子宮便會下降至骨盆腔,這時候從腹部應當是無法觸摸到子宮了。
當子宮收縮變小時,產婦們會感到一陣陣疼痛,尤其在喂奶時更加明顯,而收縮時所排出的血即稱之為惡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高齡產婦該注意哪些調養重點?
下一篇:惡露要到什么時候才會排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