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第一次”新媽怎樣輕松面對
導語:生產后,新媽咪身份上有了更新,為了有更多的力氣來照顧寶寶,產后恢復的事項一定要注意好,尤其是產后N個“第一次”,每一次對新媽咪來說都是考驗,要懂得一些科學知識,這樣才能夠輕松的面對!
要想順利進入新媽咪的完美角色,需要您先要做好產后的身心恢復,只有恢復到最佳狀態才有力氣照顧寶寶哦。那么接下來,就請您和我們一起來了解和面對產后的N個“第一次”吧,做好產后恢復計劃,為有了寶寶的全新生活邁好第一步。
一、產后第一次排氣
剖宮產后24小時
剖宮產后會出現腹脹現象,是因為產婦在做腹腔手術時腸管受到激惹而使腸蠕動減弱,通常需要經過24~48小時后腸道功能才會逐漸恢復。肛門排氣是腸蠕動的標志,表明產婦腸道功能基本恢復。只有在腸蠕動恢復后才可以進食半流食及正常食物,否則腸胃不能承受。因此,排氣對剖宮產的媽咪來說非常重要。
TIPS:翻身、運動、按摩促排氣
剖宮產后,應盡早翻身幫助排氣。如果身體狀況允許的話,可嘗試下床活動,這也有助于恢復腸蠕動、促進排氣。另外,輕輕按摩腹部,也能促進排氣,與此同時還有利于子宮、陰道排出殘余積血。
二、產后第一次排尿
產后2~4小時
正常情況下,在產后2~4小時會有尿意,醫生會鼓勵新媽咪自行排尿。由于利尿劑的作用,產后12~24小時排尿會大量曾加。產后盡早排尿有利于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幾率,同時能保證子宮正常收縮。
TIPS:按壓、熱敷促排尿
一般產后2~4小時,新媽咪只要用手按一按小腹部下方或使用溫水敷小腹就會有尿意。產后第一次排尿時,新媽咪要盡量放松,最好在床上解尿,因為此時的新媽咪要完全臥床休息。當然,身體情況良好的話也可以起床入廁排尿。
三、產后第一次排便
自然分娩后2~3天,剖宮產后3~4天
很多新媽咪在產后最初幾天都會有排便困難的狀況,但是不管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都應盡早排便,可有效預防產后便秘的發生,對產后恢復也非常有利。
TIPS:補水、盡早下床防便秘
自然分娩的新媽咪在分娩當天、剖宮產的新媽咪在排氣之后就可多多補充水分,還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預防便秘的發生。在身體狀況許可的情況下,新媽咪可盡早下床走動,這也是促進腸道蠕動的好方法。
四、產后第一次下床
產后24小時
下床活動的早晚,和產后恢復的快慢有很大的關系哦。產后盡早下床活動,不僅可以幫助腸蠕動,減輕腹脹及預防血管栓塞,同時也能讓新媽咪盡早恢復體力。
TIPS 從坐到站 循序漸進
漸進1:從坐到站是有一個過程的,自然分娩的新媽咪可以在產后6~8小時坐起來,剖宮產的新媽咪在術后24小時就可以坐起來了。待身體適應之后,可以嘗試著下床。
漸進2:新媽咪產后第一次下床,有可能發生頭暈,這是由于姿勢性低血壓、貧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造成的。因此,您在下床時一定要有人陪伴,可先在床沿坐一會兒,無頭暈感覺后再下床。
五、產后第一次進食
1、 自然分娩 產后即可進食
如果新媽咪生產時采取的是自然分娩的方式,那么在產后進食的時間方面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進行安排,休息好之后如果餓了就可以進食。先進食少量的食物來補充體力,并且要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然后可以逐漸增加食量,在身體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
2、 剖宮產 排氣后方可進食
對于實施剖產的新媽咪來說,產后進食的時間和種類就有嚴格要求了。
術后6~8小時:也就是麻醉過后,雖沒有排氣,但可進食少量不含糖、奶的流食。
排氣后: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排氣后1~2天內:進食半流食,如蒸蛋羹、稀飯、面條等。
排氣后3天以外:此時您就可以吃正常的飯菜了。
六、產后第一次洗澡
產后24小時以后在分娩時,尤其是自然分娩,新媽咪會大量出汗。分娩后,新媽咪的汗腺功能更活躍,也會大量排汗,特別是在夜間睡眠和初醒時。因此,在產后洗澡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在產后24小時之后,新媽咪就可以進行淋浴或擦浴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