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產后惡露不止的5大原因

  惡露多寡有時會受到胎兒大小,以及是否在懷孕前做過清宮術等影響,惡露排除量少不算不正常,如果太多反而要注意,因為可能有子宮收縮不全、感染、胎盤滯留的問題;另外,若出現血塊多、有異味、發燒、腹痛、大量的出血等癥狀時,或是產后10天,發現惡露帶有血色或膿樣分泌物,都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此外,若產婦過早吃麻油雞或吃太久生化湯,會導致惡露不易排干凈,甚至導致“延遲性產后出血”,如此容易使血塊堆積于子宮內,甚至會有子宮內膜炎與敗血癥等可能。不過,有喂母乳則可促使子宮快速收縮,而讓惡露盡快排出。一般來說,造成惡露不止的原因主要如下:

  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發炎。

  胎盤、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宮內排不出來。

  使用藥物,如血管擴張劑等。

  不當的食補,如服用過量的生化湯。

  未能充分休息,過度疲勞等。

  血性惡露該怎么分辨?

  惡露色紅者,稱為“血性惡露”,通常出現3~4 天而已,如果延長至10 天以上則稱為“產后惡露不凈”。

  一般而言,自然產或剖腹產的產婦,3~7 天,血性惡露便能完全干凈。在西醫認為惡露不凈的原因有:剖腹產后子宮傷口裂開、子宮胎盤殘留、會陰傷口裂開或感染,以及子宮內胎盤殘留,腫瘤及產后性交過度等。傳統醫學則認為是因為產婦氣虛或因瘀血內阻導致宮縮不良,或是因熱傷血而使血不止。

  惡露依產后的時間可分為:

 ?、傺詯郝?/p>

  含血量多,所以顏色呈紅色或暗紅色,故又名紅色惡露,產后1~4 天內排出的分泌物,大概與平時月經量一般,或稍多于月經量,有時還帶有血塊,有血腥味。

 ?、跐{性惡露

  呈淡紅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液、黏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產后5~10 天排出,這時由于細菌生長,味道會比較重,但也還屬正常的范圍。

 ?、郯咨珢郝?/p>

  產后10 天以后排出,呈白色或淡黃色的惡露,其中含有白血球、脫膜細胞、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分,形狀如白帶,但是較平時的白帶量略多些。

  惡露是由于產后子宮內所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和組織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經陰道脫落排出所致。一般來說,正常的惡露顏色從一開始的暗紅色到之后的淺紅色,之后再變成黃色,內容也會從一開始的黏稠狀到之后慢慢減少,通常會維持1 周左右。

  如果發現惡露量多且呈水樣流出,多到大約1 小時就必須更換產墊,且產墊全濕的情況,或忽然有大量或大塊血塊排出,就得立即送醫。惡露持續的時間會依每個產婦體質而定,但得直到出現正常的白帶顏色為止才算排凈。

  什么樣的惡露是危險訊號?

  產后媽媽必須隨時觀察惡露排出的情形,如果有量過多且為鮮紅色、發出惡臭,或伴有較大血塊,甚至出現發燒、異常腹痛,或是時間過長、反復不凈時,都不是

  正?,F象,必須盡快就醫檢查。

  傷口照護原則

  在排除惡露、等待傷口復原期間,保持會陰部的干燥及預防傷口裂開非常重要,包括:

 ?、匐S時更換護墊或產婦專用的衛生棉。

 ?、谏贤陰笠詻_洗器沖洗會陰部并拭干。

 ?、巯丛钑r盡量用溫水淋浴,以免盆浴時細菌會隨水進入子宮引起發炎。

 ?、芘疟銜r不可憋氣及用力,避免擴張會陰部、不利傷口愈合。

 ?、菰跁巶诓鹁€后的3天內,避免減少下蹲或需要出力的動作。

  卵巢與內分泌

  卵巢的恢復會因為是否哺乳而有所差異。在排卵功能上,沒有哺乳者約兩個月可恢復;哺乳媽媽則需要6

  個月;而月經狀況,沒有哺乳的產婦于產后2~3 個月便可來經,喂母乳的女性則會較晚。

  雌激素方面,未哺乳者可在兩周左右恢復正常值;哺乳者因泌乳激素的影響,抑制卵巢功能,所以恢復得較晚。

  懷孕時體積變大,與甲狀腺素及基礎代謝的增加有關。但在產后1 個月甲狀腺素會下降,恢復正常。不過,在下降的過程中也容易有些微憂郁情緒產生;當甲狀腺素分泌正常后,憂郁狀態便能消除,這期間需4~6 周。

  喂也痛,不喂也痛!  產后必學的乳房護理

  通常在產后2~3 天,乳房會感覺脹痛,這是因為乳腺管里充滿了乳汁,此時若不將乳腺管疏通的話,將會影響乳汁分泌,也容易造成乳腺炎。特別是要哺乳的媽媽們,更要注意乳房部位的護理,適當的保養能讓乳汁供應更充足喔!

  基本的乳房護理該怎么做?

  產后所有器官大致都會回縮到孕前大小,只有乳房會越變越大。想要親自哺乳的媽咪,應每天做乳房按摩,能防止乳汁瘀滯。乳房內有瘀積是乳腺炎的主因之一,因此乳房護理是產后重要的一門功課。

  產后第一天,先用清潔劑及溫水洗凈雙手后,再用溫水將乳頭上的污垢擦掉,并將乳房周圍擦洗干凈。

  接著用熱毛巾覆蓋乳房,再使用妊娠期時的乳房按摩手法加以按摩。

  喂奶前應先稍微擠出乳汁,可促進乳腺分泌,還能夠吸引寶寶進食。

  喂奶時,寶貝的小嘴應整個含至媽咪的乳暈處,如此才能有利于吸吮。

  為什么會得乳腺炎?該怎么辦?

  乳腺炎發病原因為乳汁瘀積,產生乳汁瘀積可概括為肝經郁滯加上胃熱、受到感染及哺乳、回乳不當引起,以下針對發生原因做說明。

  受到感染

  產前未做乳房按摩,產后沒有做好乳房護理,加上初產者乳頭嬌嫩,不堪寶寶的吸吮而形成破損或龜裂;或因乳頭內陷、乳頸粗短,新生寶貝吸吮上有困難因而咬破乳頭。當乳頭破皮裂傷導致產婦畏懼授乳,或因事后乳頭結痂、阻塞乳頭孔竅,使得排乳不暢、乳汁瘀積造成。

  哺乳、斷乳不當

  有些產婦營養豐富、氣血旺盛,乳汁生化充足而量多,小兒吸吮不盡,余乳未排凈,蓄積郁結成塊;亦有乳汁充足的產婦,突然斷奶,導致乳汁壅閉、乳房膨脹,且沒有及時回乳,乳汁積聚成塊、久積不散,郁而化熱形成。

  依照臨床經驗來看,建議產婦感到乳房腫、熱、脹、疼痛有硬塊時,不要停止喂奶,反要勤勞親喂,比起用自動哺乳機還容易清空乳房內的余奶。

  但當乳腺局部化膿時,就不可再讓孩子吸吮患病的乳房,并應盡快就醫治療。在飲食上,不妨用點紫蘇泡茶,或煮食絲瓜、飲用絲瓜蒸煮后的湯汁,皆有幫助。

  肝郁胃熱

  乳房、乳頭為肝經和胃經通過之處,當初產時甲狀腺激素改變,易產生憂郁,或因事憤怒郁悶,則肝經氣滯不通,導致乳絡不暢、乳竅不通,使乳汁瘀積。加上產后飲食不節制,吃了過多燥熱補品或重口味、油膩食物,則胃熱熏蒸(不易消化的食物堆積在胃里而產熱)。熱與積乳相結合,于乳房化腐成癰,一般好發于未滿月、乳腺通暢不良的初產婦女身上。

    本文由紫圖圖書授權摘自《坐月子體質調養圣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国产69囗曝吞精在线视频|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2021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1.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form id="vj0yj"></form></output></var>

      <var id="vj0yj"><output id="vj0yj"></output></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