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預防乳腺炎?新手媽咪看過來
正處于月子期間哺乳的媽咪們,要想輕松完成哺乳小寶貝的工作,以下預防事項多加注意,便可避免乳腺炎找上門!
POINT1 哺乳前后都要用溫水洗凈乳房
按照時間定期哺乳,且不宜當風露胸喂乳, 若哺乳開始的一周內有乳頭龜裂現象,應及時治療。
POINT2 每次哺乳后應將乳汁排空
如有宿乳瘀積,可在熱敷后用手擠出,或以吸乳器吸凈;不可讓寶寶含乳而睡,應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小寶寶若有便秘、口臭現象,表示媽媽的飲食太補太燥熱,應修正飲食內容。
POINT3 充足的睡眠與休息很重要,尤其是晚上
夜間至早上10 點為泌乳素分泌的高峰期,在這段時間內有質量俱佳的休息,才能有足夠的奶汁供應。
POINT4 足夠的營養是乳汁豐盛的重要條件
但若飲食過于肥甘厚味,或是吃得太過燥熱,將使胃火太盛,小寶寶容易有皮膚過敏、起紅疹癥狀;媽咪們要多飲湯水,以免乳汁過稠、難以吸出。
POINT5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緊張
哺乳時可聽些輕松的音樂或收看歡樂的兒童節目,不可當低頭族、玩手游戲,或收看緊張刺激、有打殺畫面的電視節目。
POINT6 斷乳前應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不宜突然斷奶
可內服自己的奶水一次,并連續一周食用麥芽、山楂、橘核、內金、韭菜等食物幫助回乳;若不脹就不須擠奶;有發燒現象時應即刻就醫。
寶貝好像吃不飽,媽咪該怎么判斷自己的奶水是不是充足?
對正在哺乳的新手媽媽而言,最擔心的便是乳汁供應是否能讓小寶貝吃飽?的確,新生寶寶能否健康成長,充足的奶水絕對是第一要素。要知道自己的奶水夠不夠,可從以下指標觀察。
指標1:小寶寶吃飽后的反應及排便
當小寶寶吃飽時會主動將媽媽的乳頭吐出,并安靜的睡3~4 小時;每天應有2~3 次排便并呈現稠粥狀。假如孩子睡1 小時便醒來哭鬧、吃奶后又入睡,如此反復數次;且大便量少,更換尿片少于8 次,就表示寶貝并沒有吃飽。
指標2:寶寶的體重變化
正常情況下,剛出生10 天內的新生兒體重減輕甚至有些許脫皮,是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過了10 天之后,健康、營養攝取足夠的寶寶體重會漸漸增加。
指標3:以哺乳時間來判斷
若哺乳時間超過30 分鐘,小寶寶總是吃吃停停,感覺已經吃很久卻還不肯離開乳房,就有奶水不足的嫌疑。
指標4:視脹奶情況
在產后兩周,乳房于喂奶前會有發脹感,代表母乳充足。
指標5:噴奶是氣虛而非乳汁充足的表現
網絡上??吹胶芏鄫寢屨f自己奶量充足到會噴出來,其實這是氣虛不足的現象。因“奶為血所化”,而血的循行及運化需依賴氣的推動和轉化。如果媽媽過于勞累,氣不足則管控不佳,收攝無度,故攝無力,乳汁自溢反會傷害母體。所以如果媽媽本身體型偏瘦,又常感覺倦怠兼有噴乳現象,則應咨詢醫生服藥改善。
如何判斷寶寶奶汁吸干凈了?
相關書籍及護理人員都會告訴媽媽們要讓孩子把奶水吃干凈,乳量才會穩定的跟上需求,但到底要如何判定寶貝已經將乳房中的乳汁吸吮干凈了呢?
新手媽媽可先感覺乳房是否有奶脹現象,當寶寶正好也停止吸奶動作時,可先在被吸過的一邊,用手指在乳暈、乳頭處擠擠看,若只擠出一點奶水或擠不出來時,表示已經吸凈了;如果手一擠,奶水還會冒出來,代表還沒吃凈,此時可先輕拍寶寶至打嗝后再繼續喂哺,待吸凈后再換另一邊。
新產兩周內,媽媽的奶量較不穩定時,可能必須反復喂奶兩次,雖然麻煩了一點,但一來既可避免寶貝長時間的吸吮使乳頭受損、破皮;也能盡快使奶量追上孩子的需求。
哺乳媽咪的乳汁過少,該如何補強?
關于哺乳的方法,建議最好是由母親本身親喂,其次才是用牛乳喂養,比較不好的方式就是將母乳擠出用奶瓶喂奶,或用機器擠奶,如此一來,母乳會越來越少,媽媽也會非常辛苦,花很多的時間和氣力在擠奶;如果產假結束后還是無法親自喂奶的,則建議改用牛奶哺育嬰兒。
基本上缺乳的病機是氣血虛弱、化源不足,常見乳房柔軟現象。多吃墨魚、花枝類等海產品可以增加乳汁分泌,核桃也有同樣的功效。
有些產婦本來乳汁很充足,但突然乳汁就沒有了,這種情況多半是情志因素造成,因為情緒不佳會造成氣滯,氣滯則乳汁不行,多見乳房脹硬??梢允褂眯袣馔ńj的食療,如橘絡、絲瓜絡等。在飲食方面,豬蹄、木瓜也可以增加乳汁分泌;此外,不妨在中藥湯里加一點黑糖,對促進乳汁泌出也很有效果。
不哺乳的媽媽,該怎么回奶呢?
部分媽媽因為疾病或工作不方便親喂而需回奶者,韭菜是可以多吃的食物,無論是韭菜打成汁或吃韭菜盒、韭菜水餃皆可,另有一些有效的食療方可采用:
炒麥芽飲
500 毫升水煮沸后,加入炒麥芽150 克泡煮3 分鐘,即成茶飲;每天一劑,7 天為一個療程。注意不可泡浸過久,以免釋出淀粉易發胖。
黑麥汁
少量( 一天一罐)有通乳之效, 改善乳腺不暢;大量飲用則可幫助回乳。
山楂麥芽茶
麥芽、山楂、神曲各50克,放入保溫小盅內加水3 碗,煲煮成1
碗飲用;每日一帖。
日常生活的保健,則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 將卷心菜葉一片片摘下,放入冰箱冷藏后再覆蓋于乳房上,等到感覺不夠冷時再換另一片。如此反復冰敷,至乳房不再脹痛、不舒服為止。
●● 穿緊身胸罩可抑制乳汁流動,達到自然回奶的目的;胸罩內應墊放防溢母乳墊棉用來吸收溢出的乳汁,及時更換。
●● 不可熱敷,可按摩乳房并頻繁擠奶。
自然產的媽咪,關于泌尿道及產道的問題
自然產的媽咪,生產時由于受到胎頭擠壓,陰道周邊、尿道,甚至膀胱、肛門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損傷,而有尿失禁、便秘、頻尿、解尿困難等后遺癥。為了防止傷害擴大,形成永久性的疾病,在產后一定要積極恢復這些部位的功能。
排尿不順暢?跟著醫師這樣做
生產時胎兒經過產道壓迫膀胱、子宮等器官,使該處肌膜受傷、彈性受損,加上水腫等,都會使產婦在解小便時發生困難,或使尿道變得松弛、失去應有的功能。
為了避免這些現象,每個媽媽在產前就應開始進行提肛運動,有失禁癥狀者產后也要繼續做。而且還應避免太早勞動或做蹲下的動作。
產后7天左右,小便量會有增加情形,因此在產后2~4 小時內就應起床小便(身旁最好有人協助)。感覺排尿有困難的人,可打開水龍頭聽聽流水的聲音或是用手摸摸溫水,幫助產生尿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